在上一篇文章,我們提及策略評分制度的重要性。這個制度要求從四個角度評估策略的成效,首三個是傳統的財務指標、客戶滿意度及內部業務程序的成效。這些工具能有效地衡量已經推行或將會推行的策略是否成功。然而,第四點能夠影響其餘三個因素,故此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,那就是創新。
創新是締造成功業務的主要動力,能確保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帶來未來收入。
然而,應如何量度創新呢?在我們與客戶的合作中,我們採用一套特定的衡量標準,從不同角度評估創新。正如所有制度一樣,我們無法以單一衡量標準來涵蓋整個創意過程,但以下十條問題能協助公司評估自己的創新能力。
1.
在過去三年推出的產品中,有多少仍然在市場出售?
這項標準有助評估產品推出後的銷售期,從而得知市場的反應。
2.
有多少項新產品帶來的收入超出預期?
這項標準有助確定產品在產生盈利方面的成效,以及公司評估市場的能力。然而創新必須有效……
3.
……這些新產品總共帶來多少毛利?
這項標準能評估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資是否足夠,以及投資是否有效。研發投資必須投放在能夠帶來可觀回報的新產品上。
4.
過去三年專門投放於新產品研發上的累計開支是多少?
這項標準能評估公司耗用多少研發投資於開發新產品的工作。
5.
新產品在過去三年的每年累計收入是多少?
這項標準能比較創新產品的收入和公司的總銷售收入。假如創新產品是重要的增長因素,比例應為每年15%至25%。
6.
過去三年投放於市場首創產品上的累計開支是多少?
這項標準能評估相比起擴充現有產品線的投資,投放於全新產品的投資水平。
7.
以下創新產品佔公司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?
市場 首創的產品。
公司首次生產的產品。
現有產品的新系列。
經改良的現有產品。
假如公司希望有均衡的創新產品組合,則應有四成新產品屬於「市場首創的產品」和「公司首次生產的產品」。
8.
於年底時,每個發展程序的階段中有多少個新產品概念?
這項標準反映新產品生產線的使用率。公司應該能判斷從創新過程產生的未來產品可帶來的潛在收入。
9.
每名員工從新產品獲得的總年度收入是多少?
這項標準能評估人力資源分配和員工學習的效率。利用內部知識基礎創新是公司未來成功的關鍵。
10.
推出市場的新產品在過去三年的累計純利是多少?
這項標準顯示創新所帶來的總回報,計算方法是把新產品帶來的三年純利除以新產品的三年累計總成本。Thomas Kuczmarski在《Innovation》一書中提醒我們,創新既是一種思維,也是一個過程。你在想甚麼,就會變成甚麼。
(返回)
|